台北設計之都系列活動備受矚目,其中有個項目十分有意義-國際設計合作計畫。這個計畫是邀請國際團隊與在地團隊合作進行提案,針對城市議題提出創新且具可行性的設計,不但讓社會議題有機會被解決,也透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能讓在地團隊吸收更多的國際經驗,激發不一樣的思考。設計顧問公司 Continuum 在這次與台灣 IxDA 的合作中,則是試圖共同挑戰台灣每個人每天都會碰到的-食安問題。筆者有機會訪問了參與本次專案的 Continuum 用戶體驗設計高級經理林居穎 Kyle 以及設計策略顧問王珮君 Josie,本文將聚焦在他們這次專案的研究過程。
Continuum 是一家超過 30 年歷史的設計顧問公司,目前擁有超過 200 人的團隊分布於全球 5 個工作室;合作客戶包括醫療、資訊、汽車、快速消費品(FMCG)、飯店、金融等產業。IxDA 則是以互動設計為主題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於 2003 年開始至今,已經有超過 20,000 名會員,以及遍佈世界各地的 80 多個地方分會。
Continuum 過去也曾做過許多社會創新的案子,最知名的可能就是參與百元電腦(OLPC 計畫,One Laptop Per Child)的設計,目標是讓每個小孩都有機會擁有一台電腦,也透過電腦擁有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Kyle 說,這次聚焦的食品安全議題,是個非常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實務上並非試圖提出一個一夕翻轉的提案,而是藉由一個個的嘗試,去讓大問題有機會被分解、被撬動;朝向遠大的目標,可以邁出腳步前進。這次專案團隊所提出的「食在安心,家的味道」提案,就是這樣的嘗試。
研究規劃
在做了初步的資料收集和問題拆解後,團隊想要鎖定的是上班族所碰到的食安問題。在台北有 90% 的上班族是外食族,沒有時間自己採購食材、自己煮,也就沒有機會在過程中選擇好的、健康的食材,或是用健康的方式來料理。他們在吃的當下常常也沒有想太多,只要吃飽、吃的開心就好了,但是長久下來可能就會影響健康。
Continuum 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在思考問題時,也是以人為主體來思考解決方案。過程中會去了解主題人群,周遭還有哪些族群,彼此之間可以構成一個怎樣的系統,或是怎樣互相影響等等。以食安問題來說,食物產業可以大致分為前端生產者、料理者、終端消費者,也就是這次最先鎖定進行訪談的三個族群:農夫、媽媽、上班族。
上班族是一開始想幫助的族群,農夫是生產者,那為什麼要鎖定媽媽族群?Josie 認為,人們的飲食習慣,都是從家開始,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的。小時候,媽媽怎麼樣帶我們吃東西,幫我們準備午餐,認識食物;所以對於食物的想法、觀念、甚至情感,很多都是來自媽媽。也因此,當我們品嚐到熟悉的食物或口味時,會說是「有媽媽的味道」。
家戶訪談
這次的訪談研究是一系列的家戶訪談,跑到對方的家跟對方聊聊,一方面也觀察對方的生活環境。令人驚訝的是,這次參與訪談的就有兩位是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當問到這一點,Kyle 表示除了有安排同仁進行翻譯之外,其實很多對於人的洞察是來自於觀察,而非語言文字。像是有位同仁特別喜歡觀察廁所,因為訪談時有外人來家裡拜訪,大家都會把客廳收整齊,但廁所就顧不到了,就會留下許多日常生活的痕跡。也有同仁會把家中所有電器都拍起來,就可以了解他們的品牌偏好。專案過程中,也可以分享來自不同國家的觀點,也沒有預設的立場。
在家戶訪談時,通常會花上三個小時。首先會花 30~40 分鐘去了解這個人,再來會拿一些工具去刺激他們的想法,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去了解對方。訪問農夫的時候,就不是到對方的家中了,而可能是跑到田裡面去。常常訪談三個小時之後也蠻晚了,但通常會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快速討論,總結一下訪談所得到的訊息。
專案流程
在 Continuum 的專案流程中,大致分成幾個階段:首先是共識階段,透過前期的溝通會議,讓專案成員都很清楚專案的目標,彼此熟悉一下,了解分工。 再來會進行研究、蒐集資料,希望對問題有通盤的理解。接下來會針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並提煉成策略和設計準則。最後才是進行設計,可能只佔整個專案 30% 的時間;或者可以說,一個專案的成功,有 70% 是倚賴前面的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能力養成
難得有這個機會,我也請 Kyle 跟 Josie 分享一下,如果想從事相關行業,應該怎麼樣養成相關能力?他們的回答,並不包括一些工具或方法,而是更深層的一些東西。Kyle 認為必須具備對人的好奇心,要不斷地問為什麼,藉此持續去挖掘背後的答案;問為什麼,也會逼自己多去思考,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找到 Thinking Partner 很重要,可以督促自己不停地思考,也幫助自己找到思考的盲點,或是彼此激盪想法。
Josie 則分享了一位前輩曾經建議過的,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可以在五點上班的時刻,站在街頭觀察這個城市來來往往的人群樣貌,藉此培養觀察能力。許多 Continuum 人都是在 A 地出生成長,B 地求學,C 地工作,這樣的經歷能讓他們接受不同文化、社會的洗禮,也有更多元的想法跟更開闊的觀點。
這次的訪談就這樣結束了,台北設計之都系列活動,也很快就將近尾聲。食安問題不可能一夕之間解決,但希望這次活動播下的種子,能豐富許多人的設計能量;透過設計,能讓改變成真。
右邊金字塔頂的RTB是什麼? 我好像問過,但總是記不起來….
Reason to believe 我想起來了…
好想知道後來如何重建食安信心….Conversion lab若有機會後續報導就太好了。
這個專案的作法是先去想像一個未來,再往回推一個近期較可行的目標,這是他們所謂的燈塔體驗。所以此專案的效益可能在於,幫助我們指引一個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而非直接動手解決這個龐大的問題(實際上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