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筆者在台灣與 Design Information & Thinking Lab 和 UI/UX Designer Night 分享美國從事 UX 設計的經驗,由於大家對美國 UX 產業發展趨勢感到興趣,促使我與業界的設計師和 AEDA(Asian Experience Design Association)的成員們,探討 2016 年 UX 設計師在美國或全世界業界的走向和會面臨的挑戰。
UX 人才從設計公司流動到科技產業和新創事業
在出現 UX 這名詞前,多半我們稱自己是互動設計師(Interaction Designer),主要服務於數位廣告公司或網站設計公司,著重介面的架構與易用性。而科技和軟體公司也逐漸重視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編制用戶研究人員針對前端資訊收集和後期易用性測試。近年來互聯網和新創公司(startups)的成功,被歸功於產品貼近用戶的需求,於是 UX 被廣泛推廣,UX 設計師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接著物聯網和穿戴式科技的盛行,用戶經驗也從數位介面延伸到實體與環境的互動,於是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名詞的出現。
UX 設計師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型態,於是從數位廣告公司轉戰科技公司和新創事業。之前在數位廣告公司 R/GA 和 Fi(Fantasy Interactive)的同事,不少人現在任職於大型科技公司如 Apple、Google 或互聯網巨頭如 Airbnb、Uber,當然也有人加入新創團隊或自己創業。
現在擔任 Apple 體驗設計師的 Fi 前同事 Maria Ho,認為以前在廣告公司會受到客戶預算和時間的限制,很多好的創意沒有辦法執行,而現在自己和公司就是客戶,很多好的功能與設計都能再持續更新。
之前報導過智慧型健身教練 MOOV 的 Meng Li,離開 R/GA 後成立穿戴式科技新創,除了發展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外,擔任 CEO 的她需要面對公司營運與銷售的挑戰。
自己的工作經驗是從大型數位廣告公司到中小型設計公司,並擔任 UX 顧問扶植新創事業。這樣的轉換主要是為了拓展專業領域,了解不同產業型態,當然也跟 UX Agency 的發展趨勢有關。
UX 會變成通才
美國早期互動設計師(Interaction Designer)的徵才內容,會要求相關科系畢業且了解程式語言,對象以多媒體應用、藝術設計與科技,和人機工程學系的本科生為主。如之前提到,近年來 UX 被廣泛推廣,相關的專業課程在坊間開設,並邀請業界的設計師教學,另外有設計和科技公司舉辦短期證書班,配合線上教學,使大眾有很多學習 UX的管道,促進非本科的學生與從事相關產業的上班族轉行做 UX。
之前同事在民間的教育機構 General Assembly 擔任講師,我受邀指導學員作品與提供求職方面的建議。我發現學員很多是在同行業擔任專案管理、視覺設計和程式工程師,因為對 UX 有興趣或計劃轉行,他們對案子的流程很熟悉且有業界的人脈,就只缺 UX 的作品集。
另一個例子是我曾擔任 UX 顧問的新創 Atlis Labs,主要是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方便搜尋朋友推薦的商家與服務,並能即時向朋友圈詢問商家。合夥創辦人兼產品總監 Nadv,剛從大學商學院畢業沒多久,因為家族從事創投,耳濡目染下也想要開發自己的產品,當時初期因為預算有限,他自己用 Keynote 軟體畫線框(wireframes)把想法呈現出來。由於 Nadv 時常下載使用新的手機應用程式和吸收大量的科技訊息,他雖然沒有專業的訓練,但他有能力能成為 UX 設計師。
當 UX 變成通才後,開始出現職位名稱加上UX,例如 UX Engineer、UX Analyst、UX Copy、UI/UX Designer 等職位。相信大家對 UI/UX Designer很熟悉,當公司分工沒那麼細 UI Designer 需具備基本的 UX 技能,而近年科技公司如 Facebook 和 Spotify 稱 UI/UX Designer為 Product Designer。
專業的 UX 設計師要具備十八般武藝
今後 UX 入門會越來越容易,設計師需要加強縱向的專業技能和發展橫向的相關知識,來提升自己。縱向像是用戶調查、介面設計、原型(prototype)製作、用戶測試分析等專業技能的加強,橫向如對科技的敏感度、優化搜尋引擎(SEO)的了解、社交平台的研究和大數據的分析等相關知識的涉獵,再跨足對不同產業的了解如財經、醫療、教育等。
未來的 UX 人才會以上述縱向的深度和橫向的廣度來評論,當然這些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累積和服務於不同的產業。在科技日新月異和用戶喜好變化快速下,UX 設計師的即戰力和學習力是不被淘汰的重要關鍵。除了學習以外,了解自己的 UX 技能也很重要,依據能力的不足訂立學習計劃,每隔一段時間評量自己是否有長進,UX 成長評量圖能方便瞭解自己縱向的專業技術,也能把項目改為橫向的相關知識,做雙向的評量。
以下是評量圖的範本,通常設計背景的 UX 設計師在研究分析、策略擬定和簡報技巧都比較弱,可以在要加強的項目旁寫上學習計畫,每一個月檢查自己有沒有達成並做調整,相信持之以恆你也能當到領導階層。
下載 UX 成長評量圖
本文由 Conversion Lab 特約作者 Yuwei Fu 撰寫,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傅裕煒 Yuwei Fu
現居紐約擔任 UX Design Lead,作品曾獲得艾美獎最具創意互動設計、坎城銀獅等大獎。平時樂於輔助新創事業和推廣體驗設計,並參與 AEDA(Asian Experience Design Association)和 TheAccentStudio 好有格等分享設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