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從「體驗設計師」到「智能體驗設計師」

本篇轉載自董弈 Ellen 在知乎上的個人專欄。Ellen 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生畢業於華盛頓大學 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 專業,目前在西雅圖居住並且工作,長期往返與加州和西雅圖,熱愛舊金山十月的陽光和西雅圖下雨的秋天。

這個專欄創建的本意,是為了記錄一下自己平時生活中和設計相關的探索。之前分享過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章,例如建立設計流程表單設計相關的內容,也分享過一些讀書筆記。但其實我自己更想分享的一直是對於設計這個行業的一些思考,以及在"設計"之外的思維鍛煉。

交互設計的現狀

我們這一行有個非常洋氣的名字:用戶體驗設計師。但事實上在大部分團隊,設計師要做的就是設計用戶界面與交互方式。這兩者看似是產品面向用戶的最後一道關,決定了用戶的直接使用體驗,但其實真正的體驗很大程度上是產品背後的業務、商業模式、品牌形象決定的。尤其是這一年設計領域的快速發展,界面元素和交互模式都越來越成熟,僅僅是從傳統的設計師角色來看,越做到後面,越覺得可以發揮的地方非常有限。

早期的界面/交互設計師是個非常有趣的職業,因為可以探索定義很多新型的交互方式。幾年前,大家對於"hamburger button 是否是一種好的交互方式"還可以喋喋不休好久;而現在隨著產業的成熟,這樣的爭論慢慢平息了下來。除了一些個別頂尖的團隊,已經很少有團隊還存在這個需求去探索未知的交互操作。可以感受到整個設計行業都在找一種新的焦點,摸索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如何繼續對產品產生價值。

最近職場中的小轉型

最近在工作中開始探索一個新的方向:智能體驗設計;這個細分的領域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職位。但是這就像幾年前,整個 UX 領域的混沌期一樣,一切都在被定義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文章冒出來,試圖去定義這個領域,建立框架。

機器學習僅僅是一種技術,他沒有辦法去決定具體的產品體驗。但是人工智能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看待產品的方式。新的視角(perspective)將重新設置產品的邊界(boundary),而邊界帶來更大的可能性。原先做產品的鐵三角(PM,Design,Engineer)逐漸被打破,Data Scientist 越來越多在產品定義的初期加入到團隊中來。

例如 Spotify 的 Discover weekly,在這裡決定用戶體驗的是,什麼樣的歌會被推薦,而不是如何更好地去呈現這些歌曲(不是說這個不重要)。在這樣的過程中,設計師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僅僅是給出一塊空白的界面和一個歌曲卡片的模板,然後交給 data scientists 去填充內容嗎?如何在上線這個功能之前衡量個性化的體驗?如何與 data scientists 一起去提升模型效果,甚至如何在不改變模型的情況下,通過其他方式提升用戶感知的推薦準確性呢?


目前的設計流程,衡量方式,產品開發模式都沒有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好的答案。
在 Spotify 的例子中,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夠在不改變模型的情況下提升用戶對於音樂列表的親切程度,一個簡單的技巧也許就是每個列表的第一首歌都是來自用戶熟悉的歌單。而這只是設計如何與算法合作,幫助用戶建立合理的思維模型並且提升體驗的很小一部分。

智能體驗設計師能力模型

我認為未來對於智能體驗設計師的需求是這樣的(除去和用戶體驗設計共通的部分):

這個模型會隨著對於這個領域的了解不斷改變。但是總的來說,探索人和機器如何一起去設計更好的體驗,這本身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正如在任何團隊中一樣,這需要我們明白隊友(機器學習)的強勢和弱勢,能夠更好得調動資源,實現團隊的最優解。

我也相信拋開了UX這門顯學之後(如何畫 wireframe, 如何用更好地工具建 prototype),我們可以越來越接觸體驗之根本的東西——一門關於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的學問,從本質上了解人是如何理解和處理信息和關係的。這是一切體驗的基本,智能體驗也不例外。


作者:董弈 Ellen
編輯:Elsa
若您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與 UX 的結合有興趣,以下是目前在美國相對知名的相關入門閱讀:

董弈

董弈 Ellen 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生畢業於華盛頓大學 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 專業,目前在西雅圖居住並且工作,長期往返與加州和西雅圖,熱愛舊金山十月的陽光和西雅圖下雨的秋天。

 

參與討論